开云手机在线登入材料与冶金学院是由立校之初的铁、钢专业经过75年的发展而来,学科基础扎实、专业特色明显。多年来为冶金行业培养了万余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东北地区冶金领域主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之一。近五年,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项15项,完成国家、省级科研课题60余项,获科研经费1.2亿元。学校发布服务辽宁“三年行动方案”以来,学院迅速行动,重点围绕育人、科技服务社会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坚持引育并举,建强师资队伍。坚持每年引进8-10名青年博士,并注重对青年教师引进后的培养,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成长方向,强调给本科生上好课是大学教师第一工作的理念。重点推行“靶向培育、定苗助长”策略,通过三年培育建设,推动冶金、材料学科初步形成优质人才梯队。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严正教风、培树学风,多措并举提升培养质量,每年为行业和地方输送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和素养突出的工程技术人才,四级一次通过率、考研率、省优秀博士论文和省优秀硕士论文等关键性可量化指标保持逐年递增态势。着重推进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加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工程认证。紧跟冶金产业“数字、智能、低碳”转型升级发展趋势,聚焦钢铁企业工艺流程智能化、数字化,瞄准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及时增补智能、信息、数据处理等相关理念和知识结构,立足冶金行业背景进一步凝练和拓展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发挥学科优势,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坚持将服务辽宁、振兴辽宁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高水平的学科科研建设成果服务辽宁热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围绕钢铁材料,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鞍钢)”和辽宁省“材料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开展新工艺研发、新材料制备。围绕镁质材料,依托辽宁省“镁资源与镁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工程创新中心,继续开展菱镁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研究,进一步开发新型高性能镁质耐火材料,持续助推辽宁地区镁产业高质量发展。(供稿单位:材料与冶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