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服从国家需要;
2、树立严谨科学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精神,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要;
3、专业学术素质
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4、至少熟练应用一门外语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达到听、说、读、写的水平,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本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研究方向:
1.钢铁冶金
2.冶金物理化学
3.冶金用镁质耐火材料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课程应修总学分最低为16学分,其中必修11学分。
类别 |
课程性质 及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总学 时数 |
学分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
必修课 |
学位公共课 |
0411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1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0311001 |
博士生第一外国语(英语) |
1 |
64 |
3 |
外语学院 |
考试 (必修一门)
|
||
0611001 |
博士第一外国语 (日语) |
1 |
64 |
3 |
国际教育学院 |
|||
0611002 |
博士第一外国语 (俄语) |
1 |
64 |
3 |
国际教育学院 |
|||
0311002 |
英语(外教)口语 |
1 |
32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必修一门)
|
||
0611003 |
日语口语 |
1 |
32 |
2 |
国际教育学院 |
|||
0611004 |
俄语口语 |
1 |
32 |
2 |
国际教育学院 |
|||
学位基础课 |
3111001 |
冶金过程理论 |
1 |
24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试 |
|
3111002 |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
1 |
24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试 |
||
学位专业课 |
3111003 |
铁冶金学前沿 |
1 |
24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试 |
|
3111004 |
钢冶金学前沿 |
1 |
24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试 |
||
选修课 |
3112005 |
冶金工程前沿讲座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06 |
金属及耐火材料加工与应用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07 |
现代有色金属冶金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08 |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09 |
冶金过程模拟与人工智能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10 |
冶金检测分析方法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2011 |
科技论文写作(双语) |
1 |
16 |
1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补修课 |
3113012 |
钢铁冶金概论 |
|
|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3013 |
有色冶金概论 |
|
|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3114014 |
开题报告 |
|
|
2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4015 |
中期检查 |
|
|
2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4016 |
预答辩 |
|
|
2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4017 |
学术活动 |
|
|
2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
3114018 |
论文答辩 |
|
|
3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考查 |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素养
本学科不断朝着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知识覆盖面宽广。因此,要求具有崇尚科学的钻研精神和献身精神,同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够持久地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或工程技术开发;具有敏锐地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展开深层次、基础性和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学术潜力和知识结构;掌握并尊重国内外相关的知识产权,遵循科学和技术研究的伦理道德,并对研究成果具有准确的表述能力。
2. 学术道德
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严谨学风和平等交流的民主意识,遵守科学界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保密制度;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团队与个人的定位及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他人的成果和知识产权能够正确辨识和尊重,并在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示或规范地标注,杜绝以任何方式盗用及至剽窃他人成果,严禁篡改、假造实验和修改数据。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学术论文量化标准
要求在本学科相关期刊上公开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含已被期刊出版社接收,需提供录用证明),其中1篇文章应被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三区及以上收录;或公开发表一篇影响因子超过3的SCI检索论文。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须为博士生本人。
已授权并转让的发明专利(博士在读期间转让费不低于10万元,需提供应用单位专利转让证明)可替代1篇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四区期刊检索论文,发明人须是学生第一、导师第二或导师第一、学生第二。
论文作者或专利发明人署名的第一单位必须为开云手机在线登入材料与冶金学院或辽宁省化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或辽宁省高校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
发表论文或发明专利的内容须为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
2.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图书、期刊、专利、标准等文献资料中获取相关研究成果和所需知识的能力,具有从现代网络、图书情报检索机构、国际交流渠道获取所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考察和分析文献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并正确使用。从而掌握本学科及其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
3.学术鉴别能力
应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研究课题、方法和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可借鉴性的甄别能力。对于已有成果,既尊重又勇于质疑;而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善于判断其在本学科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善于找出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及有效的切入点。
4.科学研究能力
能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博士生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1)通过对前沿研究成果的掌握、分析、鉴别,以及对生产实践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科学归纳、提取,发现和总结科学问题;(2)对课题意义、重要性以及所需解决的关键点、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和所需的工作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确定研究内容;(3)根据研究内容,学习必要的软件、检测、模拟、试验新方法,突破研究中的关键瓶颈问题;(4)制定翔实的研究方案,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进度,以及计算、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手段等;(5)完成科研的组织协调,开展研究实践,总结研究成果等。
5.学术创新能力
应具有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研究和取得创新性学术成果的能力。其中,创新性思考是指对业界的重大需求或关键的理论问题,能以独特的视角(包括从基础和跨专业层面)去进行认知和研究。创新性研究是指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最终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创新性成果是指所完成的研究结果具有新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可推动工艺、技术、装备、产品(包括品种、规格、质量等)的技术进步,具有潜在的(或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学术交流能力
每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9次国内外本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的学术活动(其中主讲不少于4次),并向导师组提交每次学术活动的书面报告。此外,应该向导师组提交有针对性的文献综述报告1份,要在学校或学院的学术论坛上公开作报告,导师组考查合格后记2学分。学术活动须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7.其他能力
具有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开放合作精神;具有对研究形成的核心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应根据导师指定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文献阅读数量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0%)。通过文献阅读,掌握并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提出该研究方向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撰写出文献综述报告。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及世界冶金技术现状,选择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或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课题。课题应具有前言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开题报告要对与所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动态进行系统的综合评述;论证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与可行性;阐明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案设计、实验方法、工作进展和预期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重大应用价值;论文内容应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论文工作应表明作者掌握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在申请预答辩前,应保证所完成的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文字通畅,图表清晰,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符合《开云手机在线登入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